你的位置:首頁> 阻燃電纜阻燃材料的應用有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5.11.01 瀏覽次數:
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一、阻燃材料的應用
(一) 絕緣與護套材料
通信電纜實現阻燃性能的核心在于選用阻燃型材料作為絕緣層與護套層。聚烯烴材料,通過添加高效阻燃助劑,能極大削弱其易燃特性。以磷系阻燃聚烯烴為例,在遇火時,磷化合物可促進材料表面形成炭化層,隔絕氧氣與熱量,有效遏制火焰擴散;而含氮阻燃聚烯烴則通過釋放不燃氣體,稀釋周圍可燃氣體濃度,中斷燃燒鏈反應,實現阻燃效果。與此同時,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材料也被廣泛應用,它不僅阻燃性能優越,燃燒時釋放的煙霧量極少,且不含鹵素,避免產生有毒腐蝕性氣體,保障人員安全與設備環境。
(二) 填充與屏蔽材料
電纜內部的填充材料與屏蔽材料同樣肩負阻燃使命。填充材料如阻燃型玻璃纖維棉、阻燃泡沫聚乙烯等,既能穩固電纜結構,又能在火災發生時抑制火焰傳播,防止火勢沿電纜內部蔓延。屏蔽材料諸如金屬屏蔽帶、阻燃編織網等,具備出色的耐高溫與阻燃能力,可有效阻擋外部火焰侵襲,保護電纜核心導體,維持線路在火災初期的正常運行。
二、特殊結構設計
(一) 隔熱阻燃層
部分高端阻燃通信電纜會增設隔熱阻燃層。該層通常由陶瓷化硅橡膠、耐火云母復合帶等材料構成,能夠有效隔絕熱量傳遞。陶瓷化硅橡膠在高溫火焰灼燒下,會轉化為堅硬的陶瓷狀殼體,緊密包裹電纜內部結構,抵御高溫與火焰侵蝕;耐火云母復合帶憑借其卓越的耐高溫性能,在 1000℃以上的極端環境下仍能保持結構完整與絕緣性能,為電纜芯線提供可靠保護。
(二) 分區隔離阻燃結構
針對多芯通信電纜,常采用分區隔離阻燃結構。將不同功能或信號類型的芯線分區域布局,各區域之間采用阻燃隔板或阻燃填充材料進行分隔,并對每個區域單獨實施阻燃強化處理。一旦某個區域芯線遭遇火災,阻燃隔板能有效阻隔火焰與熱量向鄰近區域傳遞,防止火勢擴散,從而提升電纜整體的阻燃安全性能。
三、阻燃等級與測試標準
(一) 阻燃等級劃分
通信電纜的阻燃等級劃分為多個層級,如一級阻燃、二級阻燃、三級阻燃等,各級別對應不同的阻燃性能要求。一級阻燃電纜阻燃性能最為卓越,在標準測試條件下,能夠長時間抵御火焰燃燒,燃燒蔓延距離極短,且自熄時間極快;三級阻燃電纜雖阻燃性能稍遜,但足以應對常規應用場景的防火需求,確保基本的消防安全。
(二) 測試標準與方法
全球及國內均建立了嚴謹的電纜阻燃性能測試標準體系,如國際電工委員會的 IEC 60331 系列標準、國內的 GB/T 19666 系列標準等。測試方法涵蓋垂直燃燒試驗、水平燃燒試驗、火焰蔓延試驗等。垂直燃燒試驗著重檢驗電纜樣品在垂直狀態下的阻燃表現,觀察火焰蔓延高度與自熄時間;水平燃燒試驗模擬電纜在水平敷設時的受火情況,評估其燃燒蔓延速度與燃燒產物;火焰蔓延試驗則用于檢測多根電纜成束敷設時,火焰沿電纜束的傳播特性,全方位驗證電纜的阻燃性能,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防火可靠性。
四、阻燃性的實際價值
通信電纜的阻燃性能在實際應用中意義重大。在建筑樓宇、軌道交通、數據中心等關鍵場所,阻燃電纜能夠在火災突發時,有效延緩火勢蔓延,為人員疏散與消防救援爭取寶貴時間。同時,減少有毒煙霧與有害氣體的釋放,降低對人員生命安全和設備設施的損害,保障通信線路在火災環境下的短時持續運行,維持應急通信的暢通,提升整體建筑與設施的消防安全水平,為社會公共安全筑牢防線。
本文共分
1
頁
最近資訊文章







